浙江省出租汽车行业协会

媒体:滴滴加价刺破了"共享经济"的美好幻象
2017-01-24 12:25    点击量:

媒体:滴滴加价刺破了"共享经济"的美好幻象

2017-01-24 07:54:53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最近,屡屡听到身边朋友吐槽叫不到车,或称发现滴滴已经悄然涨价。这是互联网出行年代的抱怨,而在滴滴、Uber等众多叫车软件出现之前,这个抱怨的对象往往是出租车。不仅春节之前打不到车,平日晚上也很难叫到车,于是促生了黑车这个巨大群体。而随着滴滴、Uber等打车软件发展势头强劲,监管出手,在老派出租车司机眼中,滴滴等也成了“黑车”。彼时舆论声援滴滴,共同向出租车这个垄断行业发起挑战。
        然而,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互联网领域从不缺少巨头,且有着更加残酷的生存法则,只有第一名或者第二名能够生存,排名第三都很难再玩下去。
        今天的滴滴,已经成为互联网出行领域的巨头,在经历了滴滴和快的合并、收购Uber之后,滴滴已在市场上确立了绝对垄断地位。市场上剩下的易到用车,价格上优势没有滴滴大;神州专车更是定位在商务人士,挖掘更加高端的用户群;而嘀嗒拼车等平台只是做顺风车,并且平台上车辆供给与滴滴也远不在一个数量级。
        对于春节前叫不到车或是涨价,很多人会归因于不少司机提前返乡,也有人归因于新政将要实施。
        但在笔者看来,其背后的核心原因是价格。补贴大战结束后,资本撤出,司机减少了一部分补贴,而滴滴成功将Uber收入麾下之后,司机得到了补贴、奖励就又少了一波。最直接的影响是司机每接一单的收入不像以往那么高了,再有新政风声鹤唳,对于很多外地司机而言,这样的“冒险”收益没那么大了,早点回家过年反而是个损失更小的选择。
       其实,滴滴会涨价的命运从收购Uber之时就已注定,春节只是一个爆发点而已。无论共享经济、分享剩余价值、互联网+等等诸多美好词汇加之于滴滴,终究,滴滴出行在做的也是一笔生意。前期为了抢占市场、聚拢司机、吸引乘客,面对Uber等一众劲敌,滴滴必须借助风投的力量不惜一切消灭对手,烧钱是活下来的必须。而一旦收复Uber,市场格局明确确立以后,滴滴必须补回前期失的血,才能让生意持续下去,对投资人有所交代。

        2015年的最后一天,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在逻辑思维跨年演讲上回忆那场补贴大战,“有次一个月花一个多亿,签单的时候手都在发抖”。正如程维所说,补贴一开始就是一个偶然事件,对补贴是敬畏之心,不是喜欢补贴。互联网充沛的资本和激烈的竞争让互联网从免费经济走向补贴经济。
        对于滴滴而言,给乘客、司机的补贴、奖励,归根到底,不过是一场营销方式。滴滴的涨价引发吐槽,如果是在均衡价格范围内,那么滴滴可以通过提升更加优质的服务保住市场份额,但如果涨价无度,滴滴依然会被消费者摒弃。这场涨价,刺破了关于共享经济,补贴经济的互联网美好想象。
□刘素宏(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