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出租汽车行业协会

昨天是杭州网约车新政首日,出租车生意好得不
2017-03-02 11:33    点击量:

昨天是杭州网约车新政首日,出租车生意好得不得了!滴滴优步尚未取得经营许可证!

2017-03-02 都市快报

 
李康昨天没有出车,下午他带着老婆和2岁的女儿去逛了趟超市,期间接了个老乡电话,问他要不要去学修车。
 
李康没有立即答应,他说“过两天看看”。
 
2015年年底,李康从印刷厂辞职,把他的二手帕萨特收拾了一下,开起了网约车。生意还算不错,一个月有八九千元的收入,比之前多一倍。但他还是高兴不起来,“网约车严管了,抓到说不定要扣车、罚款,不划算。”
 
2月28日,杭州网约车新政4个月过渡期结束,3月1日正式落地实行,从此网约车上路,必须“平台经营许可证(平台办理)、驾驶员证、运输证“三证齐全”,否则就是非法营运



 

2月28日,杭州交通运管部门向曹操专车、神州优车、首汽约车颁发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三家平台企业成为杭州第一批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网约车企业,在杭州网约车市场份额上一直领先的滴滴优步并未赶上申请的“末班车”
 
杭州运管部门明确表态,对于现在还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平台,将采取责令整改、约谈办证、行政处罚等多种举措,督促平台尽快办证。对于没有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的车辆和驾驶员,如果正在提交车辆检测和预约考试,这期间以引导教育为主,不过政策会慢慢收紧。
 
截至2月27日,杭州市共有20555人在网约车申报服务管理系统(wyc.hzcb.gov.cn)上注册了账户,有16802名驾驶员申请了网约车考试和背景审查材料,4169辆车通过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获得了网约车预受理证明。拿到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截止到2月21日,为1000人左右。 
 
目前在杭州活跃的网约车有3万辆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网约车驾驶员还未取得从业资格证。 
 
对此,网约车司机们对于网约车新政落地反应不一。有的还在观望,决定干脆休息几天看看情况,有的冒险还在路上跑。
网约车新政落地后
一些未达标车主寝食难安

 
网络配图


昨天是网约车新政落地实行第一天,下午4点半,临近晚高峰时,我出门体验了一番,想看看现在打网约车到底难不难。 
 
我打开一个未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网约车平台的叫车软件,系统提醒我需要加价1.5倍。等了约2分钟,我有点焦急,看了看手机屏幕,发现附近3公里内都显示没有空车显示。偶尔有空车在屏幕上跳出来,很快又消失了,我知道,这是他们接到了新单。
 
等待了4分48秒,终于等来了一辆吉利帝豪,车很新,司机杜师傅老家江苏,晚上他是宾馆保安,白天出来开四五个小时网约车。
 
杜师傅的车辆不符合轴距要求,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他也没心思去考。他笑着说:“我是冒险出来跑的。反正开到不让开为止吧。政策变化太快!”
 
跟不上政策,我近期采访发现,有这种感觉的网约车司机不在少数。在网约车形势大好的时候或买车或换新车,“跳”了进来,而当网约车管理细则出台,驾驶员们发现对车辆有2700毫米的轴距要求和12万的计税总价限制。



 
刘红涛是李康的二舅,去年5月,他把送货的金杯汽车卖掉,换了一辆大众朗逸,总价11.6万元,开始了网约车生活。刚开始网约车收入还不错,刘红涛还指望通过开网约车还房贷,然而杭州网约车新政公布后,他开始寝食难安。
 
“报名参加考试了,但是车轴距不达标,差90毫米,车总价也不够,差4000元!”
 
刘师傅满肚子后悔,“买车的时候谁知道这样的政策呢?天天发愁,很纠结,你说卖了换新车吧,我问过了,这辆最高卖9.5万,还得再填进去五六万,好不容易挣的,谁舍得啊?万一车换了,政策又变了?算了,不让开就不开了,干我的老本行去!”
 
刘红涛有个网约车司机群,200多人,他告诉我,这两天群里很多司机都不打算开了,基本上是因为车辆不合格。
 
刘红涛有几个朋友,车辆总价符合标准,但也没取得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昨天也没有出门。陈玉龙就是其中之一,“被查到的话罚得不轻啊,我准备休息一段时间,看看形势再说!”
一位的哥说:
好久生意没这么好过了!
 
与网约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出租车。
 
昨天早上7点出门到下午3点,的哥王勇的生意没停过,下班前他清点了一下,总共556元,去掉110元的班费,130的油费,净赚316元。
 
“呵呵,好久没生意这么好了!恢复到(网约车出现)以前了,当然开心了!”王勇开了20多年出租车,即使在网约车“月赚三四万”的传言四处流行的时候,他也选择了坚守,“心动过,但我坚信肯定不会不管的,任何行业这么疯狂,都不可能长久。
 
据杭州大众出租汽车集团统计,2014、2015两年,集团出租车司机流失有200多人,一半是因为老家就业形势好了,选择回家就业了,另一半则是流向了网约车。随着网约车管理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年后,出租车行业逐渐回暖,出租车司机也逐渐“回巢”。仅年后至今,已有39名出租车司机又重新回来,承包了出租车。
 
汪家朝师傅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6月1日,汪师傅承包的浙AT16XX出租车到期了,他没有续签,名义上说想休息一段时间,实际是想看看网约车的前景。很快,汪师傅下了决定,开网约车,可开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没花头”。
 
“主要是没钱赚,车要买商业保险,还有折旧、保养,都是钱,60万公里还要强制报废,不划算。”
 
今年2月10日,汪师傅又重新承包了一辆出租车,合同期5年。为什么租五年?汪师傅是有考虑的。“5年后是2022年了,到时候杭州地铁四通八达,出租车生意肯定就差了,到时候正好合同到期,再换个其他工作,能赚钱的工作。”
采访体验
不少“三证不齐”的网约车司机还在观望

 
两个小时体验下来,总结下来有三点——  
 
一、只要愿意等一等,车还是叫得到的。
 
二、价格贵了。昨天晚上10:18,我再次打开一款尚未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网约车平台的叫车软件,依然保持1.5倍的调价。据我平时打车的经验,这样的情况不多见。如果说晚高峰1.5倍是因为需求旺盛,晚上10点多还是1.5倍,只有一个解释:在运营的车辆可能真的少了。
 
第三,在运营的网约车辆减少的情况,接下来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车少的根本原因,还是新政落地的影响,大量“三证不齐”的网约车司机都在观望
 
观望什么?
 
一是观望所在平台能否获得在杭经营许可,这关系到他们到底能不能合法合规;二是观望运管等部门接下来如何整治,这关系到他们要不要冒险上路;三是观望政策有没有新变化。采访中发现,很大一批网约车司机从事这一行的欲望还是比较强烈,但是车辆不符合标准,换车又舍不得,正如刘红涛师傅跟我说的,等等看,看政策会不会有点松动,轴距、价格要求会不会再降点。
 
网约车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着争议。毋容置疑,它在解决老百姓出行方面,确实起到了巨大作用,主管部门对网约车的态度也很明确,重点加强对司机、车辆准入条件的筛选以及平台的监管,主要目的是保障乘客的乘车安全,对网约车价格和数量不做限定,由市场决定。
 
网约车正式名称是“网约预约出租汽车”,他和传统巡游出租车一样,都属于出租汽车,性质一样,都是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实行差异化竞争。趋势是融合。
 
打车难,根本原因是供需目前尚无法完全匹配,正如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吴伟强教授所说,即使杭州投入10万辆出租车,也未必能满足所有人的出行需求。但让老百姓打车方便、实惠又安全,这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目标,需要政府和市场、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多方协作,共同努力。
  
都市快报记者 殷军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