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出租汽车行业协会
网站首页
走进协会
协会简介
主要领导
组织机构
章程制度
理事长致辞
会费标准
会员管理
发展历程
协会成员
成员单位
会员信息
各地动态
入会指南
政策法规
国家法律
地方政策
行业规范
领导讲话
时政要闻
媒体新闻
行业动态
热点专题
焦点评析
工作动态
协会信息
先进模范
人物聚焦
协会刊物
公告公示
公众平台
协会公告
会议通知
诚信信息
服务之窗
行业服务
人才流动
他山之石
网上学校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公告信息
< 的姐刘师傅眼中的“换电
< 同一个“电动”世界 同一
< 让“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
< 这一轮各地的巡游车的改
< 推动运价改革 为出租汽车
法律法规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交
<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数
<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道
企业动态
< 宪法宣传丨尊崇宪法 法在
< 深入宣贯“杭州市区客运
< 热心伸出援手 解决燃眉之
< 解读全会精神 | 凝聚人心
< 温暖是相互的,爱意是相
四权分治 重建出租汽车市场秩序
2017-02-21 12:50 点击量:次
四权分治 重建出租汽车市场秩序
2017-02-10 蓝色联盟 徐永韧
出租汽车产业联盟
文 | 上海市出租汽车蓝色联盟 徐永韧
国务院、七部委“两个文件”的出台,表明了出租汽车行业的顶层设计业已完成,为传统出租汽车行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一城一策”也给地方政府留出了自主决策的空间。
“开弓没有回头箭”,行业已踏上了改革的征途,我们就必须拿出勇气和智慧来,为这个行业的改革献计献策。
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后,笔者认为:要恢复出租汽车的市场秩序,有必要对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重新的定义和解读。
作为一个三十年的从业者,下面试着作粗浅的分析。
监管主体——政府
地方政府是城市出租汽车市场的监管主体。通过人大授权获得监管权利,他们既是市场规划的制定者,又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在这个市场中负有主导的责任。
“不破不立”,在当前出租汽车市场无序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尽快地组织力量,成立由行业各方参与的行业改革领导小组,尽快地建立以下几个机制:
1 运价动态调整机制:
“指导意见”明确:出租汽车运价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现在的定价机制已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因此,必须立即启动新的运价动态调价机制的研究,并适时推出。
运价必须与成本要素挂钩,如:社会平均收入,油价,车辆保险等。司机的小时收入要设定在城市的中等水平。企业可以是微利,但是,必须预提事故坏帐准备金,以抵冲重大事故风险。否则,中、小企业没有生存的空间。
2 牌照进入退出机制:
管控牌照是政府控制运能的有效手段,新增牌照实行无偿有期限是一个好的办法。但是,对于已经市场化的牌照,政府要有一个合理的方案。既不损害持有人的权益,又能平稳过渡。
上海现在大约有5000辆左右的牌照因缺司机无法投入运管。政府完全可以动用“私车、公车拍牌平台”取得资金,回购这些牌照。据统计,一台出租车的占路是一台私车的10多倍,回购一张出租汽车牌照等于可以放出10多张的私车牌照。这样的退出机制,既可以调节道路资源,还可以筹措资金用于出租汽车公共站点的建设,一举两得。
3 分类分层监管机制:
“指导意见”把出租汽车的服务方式分为巡游和网约两个大类,并且提出了错位及差异化经营的思路。我们应该把这样分类分层的监管思路运用到实践中去,摸索出一套全新的监督机制。政府应该通过大数据计算,从出租汽车的总量上、运价上、车型上按类按层细分,然后实施精准的监管。
不能简单地把巡游和网约分为两种车型,而是从两种服务方式上细分。不要把巡游车和网约车对立起来,应该化对手为盟友。巡游车满足通勤出行的基本需求,网约车满足个性出行的舒适需求,互为补充,才能真正做好市场的供应。
另外,巡游车具有的“巡游+网约”的双重服务特性,政府不能视而不见,应当积极引导“巡游”向“网约”过渡,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为行业今后的转型升级做好充分的准备。
4 公共站点开发开放机制:
这次“指导意见”有一个亮点,把“完善服务设施”作为地方政府的责任。上海在这方面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但是,成效甚微。因此,今后一段的时期,政府要把开发和开放公共站点作为要务之一。上海交通整治以来,出租司机的就餐、如厕、停靠等问题矛盾突出。要解决这次问题,只有政府牵头,把现有的交通公共资源让出租司机也有享受的权利。
1、开放:
上海有“P+R”交通换乘停车场14家。内部设施齐全,有些还配置有餐厅。据笔者了解,中环以外的多座“P+R”停车场客源稀少,设备闲置。像这种政府投资的交通设施,应该尽早地向出租司机免费开放,让这些设施成为他们的“驿站”,提供24小时的便利服务,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
2、开发:
上海应该建立出租汽车“网约+站点”的出行模式。从现在起,出租汽车的站点建设要列入城市规划。另外,政府有责任发动全社会挖掘潜力,在乘客集散点,比如:商场、医院、小区、绿地等地方,开辟2-3个车位,步行5分钟可以到达的站点,让那些不会用智能手机的中、老年人也能方便打到车。
经营主体——企业
企业是市场的经营主体,通过政府的特许获得经营权利。应当承担主承运人的责任。
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应当尽快的“抱团取暖”,在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的召集下,建立以下几个系统,完成全行业的升级换代。
1 行业统一网上调度系统:
网约车的冲击,使得全行业对建立上海乃至全国统一调度平台的愿望强烈,“没有平台就没有出路”已经达成行业共识。因此,各家企业要放弃一大独尊的幻想,携手共谋平台建设。
1、社会平台:
“滴滴”和“神州”作为社会平台,已经搭建了数年,平台运营平稳。如果他们真有诚意与我们行业合作,可以政府牵手,通过谈判取得对等的权利,不妨一试。
2、自建平台:
按照行业分类分层管理的思路,“巡游车”自建平台更有必要。一是方便乘客选择,二是方便政府监督,三是“大数据”为我所用。“平台数据”是行业的命脉,选择自建还是合作,“平台数据”的共享是关键。
2 行业安全行车控制系统:
城市运行安全第一,出租汽车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因此,有必要建立以下三个平台,确保安全出行。
1、相互保险平台:
相互保险是当今世界保险市场上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它是指由一些对同一危险有某种保障要求的人所组成的组织。以互相帮助为目的,实行“共享收益,共摊风险”,组织成员交纳保费形成基金,发生损失时用这笔基金来弥补损失。
这种保险形式非常适合出租汽车行业,原因有三种:
(1)出租汽车保险费用已占成本很大,约占12 %;
(2)保险公司运管费用太高,约占30 %;
(3)流动资金占用时间很长。
如果行业发起互保,自建或委托第三方(保险公司)建立相互保险公司,不仅保费可以减少20 %左右,企业也不用再预垫大量的事故费用,对减轻企业负担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2、事故处置平台
有了相互保险这个平台,行业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具有维修基地的企业组成事故处置中心。中心分散于城市各个角落,实行全行业事故的统一处置和理赔,既高效又省力。
另外,从现在起,新投入运营车辆全部安装DZD—17型后视镜车辆终端,取消防劫板,实行运营过程的全控制。这样,不仅方便了事故的定责,也方便了服务质量的监控。
3、安全教育平台
在以上两个平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利用平台上的大数据,通过网站、公众号、微信有针对性地对司机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提高整个行业司机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
3 行业服务质量控制系统:
传统出租汽车行业被乘客诟病的最大问题是服务质量。行业要打翻身仗,提升服务质量是行业的当务之急。因此,有系统地搞好以下三个建设,服务质量才有望得以改善。
1、司机诚信建设:
司机的诚信建设要从入行审核开始,从业过程的奖励、处罚都要记录在案,不能让害群之马,祸害整个行业。
2、继续教育建设:
行业培训学校不仅要负责司机的入行培训,也要承担起违规司机再教育,更要承担起整个行业司机的继续教育轮训。
3、网站公号建设:
出租汽车行业的微利,许多中、小企业已经承担不起培训场所的负担。互联网的兴起,刚好补了这个缺。行业应该建立自己的网站和公众号,我们不仅要有自己说话的平台,我们更要有方便司机学习、培训、提升运营技能的平台。
4、联动监管建设:
市场的无序需要政府强有力的监管。但是,现在政府的执法力量捉襟见肘。要在缺期内得到有效改善,政府完全可以联合企业的质检力量,联动执法,自查自纠,迅速改变窗口形象。
运营主体——司机
出租汽车司机是整个运营过程的实施者。他们通过与企业签订承包或者租赁合同,取得运营权利。
因此,这个群体的个人素质,安全技能,服务意识决定了整个城市的窗口形象。另外,出租司机“灵活就业、单兵作业”的特征,更显得他们行为自律的重要性。因此,处理好他们与企业和乘客的关系,是市场稳定的关键所在。
1契约自律,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
上海出租汽车行业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与司机建立的合同关系,主要有以下二种:
1、承包关系:
是指企业与承包者订立承包经营合同,企业将自己的经营权在一定的期限内交给承包者,由承包者代替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获取企业的收益。
2、租赁关系:
是指企业将自己具有经营权的车辆交与承租人经营,承租人由此获得一定期限的经营权利。但是,车辆的所有权仍保留在企业手中,承租人为其所获得经营权利需向企业支付一定的租金。
二种关系各有利弊,司机可以自由选择。建立租赁关系的,法律关系比较清晰,执行起来比较容易。建立承包关系的,政府强制规定要附加建立劳动关系,因此执行起来就比较复杂,管理成本也相对较高。
因此,司机在签订以上合约时,一定要弄清合同的性质和合同的条款。一旦签字画押,就要自觉遵守,认真履约。履约过程碰到问题,可持合同通过相关部门取得支持。企业也要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合理设置合同条款,并且要承担风险兜底的社会责任。这样,企业与司机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整个行业就会比较和谐。
消费主体——乘客
乘客是出租汽车市场的消费群体,通过扬招和网约的方式购买租车服务,取得消费权利。
按照“指导意见”的定位,城市出行主要是依靠大交通,巡游车和网约车是大交通的补充。出租汽车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具有个性出行需求,且有一定支付能力的群体。前一段时期,在网约车的大肆补贴下,激发了一批原本不属于这个群体的乘客,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道路更加拥堵,尾气排放加剧,公交客流流失等,与“指导意见”完全背离。
因此,交通出行市场要回归正常,乘客群体要对整个城市交通出行的错位服务有个清晰的认识:
1 通勤出行
通勤出行一般在早晚高峰时段,主要依靠都市大交通为主。因此,“单车+公交或地铁”应当是上乘的选择。如果政府鼓励的顺风合乘能够发挥一定作用的话,那是再好不过了。
2 个性出行
出租汽车一般是按平峰时段配置,“巡游车”保障一般服务的需求,“网约车”满足舒适服务需要。这个时段,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应叫满足是不可能的。从网约车三年左右的实践来看,高科技手段也无能为力,因为道路资源是有限的。
因此,对于出租汽车的供应,不能按“谁贵谁得”,也不能按“谁廉谁得”,而是应该按“谁近谁得”或“谁先谁得”的原则。这样,才公平公正,老少无欺。
至于乘客普遍抱怨的“打车难”“服务差”,只能等到运价回到合理区间,司机素质逐步提高,企业管理逐步到位,市场运能逐步释放。上海出租汽车市场才能从无序走向有序,乘客期盼的十多年前的“上海差头”才会重现市场。
以上是个人的想法和意见,我们应该坚信:只要在政府的正确引领下,市场各方齐心协力,分而治之,上海出租汽车市场的昨日辉煌一定能再现。